
上海体育大学28日隆重揭牌智慧体育工程学院与教练员学院,此举标志着学校在深化体教融合、推进体育科技前沿发展、创新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6月28日,上海体育大学正式揭牌成立智慧体育工程学院与教练员学院。(上海体育大学供图)

作为新中国第一所体育高等学府,上海体育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蕴含着创新精神。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校便开创性地设立了运动康复系与体育新闻系,填补了相关专业领域的空白,并率先在国内开辟了体育与健康科学、体育与人文传播深度交叉融合的创新路径。

面对全球科技革命和体育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上海体育大学决定组建智慧体育工程学院和教练员学院,以回应科技赋能体育的时代命题。学院将聚焦智能装备、数字训练、智慧场馆、运动健康大数据、教练员人才队伍建设、体育自主培养体系等新兴领域与行业需求,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培养高地。
据悉,智慧体育工程学院将专注于体育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智能装备研发及数字健康工程等关键领域,构建“校企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将探索“学术导师+行业导师”双导师制下的“本研一体化”创新体育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解决体育科技领域的关键问题,推动体育产业智能化升级。
耐克大中华区运动研究实验室、安踏集团科研创新部创新实验室、李宁运动科学应用研究中心、361°研创中心、商汤体育、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工创中心成为智慧体育工程学院的首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教练员学院紧密对接新时代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对高水平教练员的迫切需求。学院将与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单项运动协会深度联动,建立“订单式”协同培养机制。核心任务是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对标国际先进教练员能力框架,遵循教练员职业成长规律,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学习平台,推动教练员队伍建设全面转型升级,为提升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奠定人才基础。

在新学院的使命任务引领下,第三届竞技运动科学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教练员科学执教研讨会在揭牌仪式后举行。来自全国体育、教育、科技研发、产业应用等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与200余名参会代表共同探讨交流“人工智能赋能教练员科学执教”与“体育人工智能”的前沿动态、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